You may also like
[轉貼] 聖嚴法師教禪坐 禪的修行方法, 原則上不出調飲食、調睡眠、 調身、調息、調心等五要素, 其中以後三者更重要,目的是為了調理身心, 關鍵則在不能離開氣息,而談身心的健康與統一。 (一)禪修重在體驗 諸位菩薩來法鼓山參加禪修營,除了聽聞佛法之外,就是要學習禪修的方法,用來達成發明自我的目的。 禪是什麼﹖從字面的意義看,禪是一種「冥想」,並用冥想的方法達到入定的境界。禪的內容,則是很難用言語文字表達的,必須親身去體證。 就像一個從未看過、吃過芒果的人,無論你如何形容芒果的顏色、形狀、味道,他都無法領會,除非他親自去品嚐。又如盲人問色,一個雙目從小就失明的人,想知道白色是什麼情況﹖就有人告訴他像白布、白紙一樣的白,有人告訴他像白鵝、白鴿一樣的白,也有人告訴他像白雪、白粉一樣的白。結果這個盲人糊塗了,他原以為白色的潔白應該是很單純的,怎麼大家把它說成那麼複雜呢﹖原因是從未見過白色,所以任人怎麼說,他還是無法想像。 對於尚未進入禪門的人,禪是不能用語言文字來說明的東西,也無法依靠語言文字的說明來瞭解它。但語言文字卻能引導或指示初學者如何去親自體驗它。因為禪的經驗就是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,要靠自己品嚐。 (二)禪修入門方法 1.暖身運動 一般所講調身的主要方法,指的是打坐的坐姿,除了坐姿之外,還有行走、站立和躺臥等方法,就是所謂的坐禪、行禪、立禪、臥禪. 在坐前和坐後也需要有運動及按摩做輔助。我們的身心若要健康,必須動與靜並重兼顧。運動及按摩是為使血液循環通暢、氣脈運行活潑、肌肉和神經鬆弛,才能使身體舒適,即所謂氣和而後心平。 若身體缺少運動,生理機能便易於老化和感染病痛,運動使生理機能,由緊張而鬆弛,能夠得到更多的營養補給及休息的機會。禪者的運動,講求心念集中,氣息和順。禪者的運動本身,就是修行禪定的方法之一。所以我們對調身的方法,是要運動與打坐並重的。 我們所教的運動,只需兩公尺見方或一個人身的長度,乃至僅容身體坐下及站立的一小塊空間,也就夠了;且不論男女老少,健壯衰弱,都可以安全的練習。 早上起床後,未活動前勿打坐,應先做一套簡易的暖身運動,讓筋骨鬆軟後再打坐。 2.頭部運動 每次坐禪之前,不論有否做上述之暖身運動,均需作下述的頭部運動。 坐下蒲團後,先將兩手平置於左右兩膝,勿用力,身體坐正,再做頭部運動的四個步驟︰①頭向下低,再往後仰;②頭向右傾,再往左傾;③頭向右後轉,再向左後轉;④頭順時針方向,向前、向右、上仰、左轉,再逆時針方向,向前、向左、上仰、右轉。每個步驟身體不動,肌肉和神經放鬆,各做三次。動作緩慢柔軟,眼睛睜開,呼吸自然。頭部運動的目的,在使頭部血液減少,降低思潮起伏的動力;使頭腦清新,漸漸寧靜。 […]
現為客戶度身調配能量魔法油、魔法噴霧、魔法水晶錦囊. 產品選用100%純天然精油及無添加蒸餾水,配合水晶、天使能量、魔法及聖壇儀式調製,按客戶需求落實所需能量及意願,讓客戶在氛芳的香氣下達到夢想. 由於是度身調配,相同性質的能量魔法產品成份會有所不同,都有它們獨特的能量和效力,使用方法亦會有所不同. 以下是一些較常調配的魔法產品性質 – 吸引愛情/人緣 – 心情開朗/平靜/輕鬆 – 提高睡眠質素/甜夢 – 增加財富 – 開悟/思想敏捷 – 增加行動力 – 提高靈性連結 – 冥想時用 – 清理氣場,增加靈性保護 […]
網台節目訪問 今次談談關於覺察跟靈魂, 人生目標, 能量, 疾病之間的關係. 言靈奧秘 ~ EP132﹕ 意識自療 Did you like this? Share it:
這是另一篇關於心靈創造疾病的文章,轉載一下: 人生病的時候,他會進入所謂「生病角色」:生病可以免除許多本應盡的責任,可以成為不去面對問題的合理藉口,也可以藉生病的角色得到許多疼惜及關愛,甚至以病者的姿態左右別人。 但是,生病角色也有許多不利的地方,比如他的自我價值可會逐漸減少;別人初期的關心可能成為最終的不耐,還有許多病痛的折磨。 生病能帶來的好處與不利,這兩個力量不斷的拉扯,形成形形色色急性和慢性病的成因。 任何疾病都是由內在心靈創造出來的,甚至先天遺傳性的疾病也不例外。現代人不明就裡,只因對心靈的了解實在太少了。 在本書中,我將告訴你「身心靈健康療法15式」,到底你自己符合了幾個?將那些解決之道牢記在心,並且在生活當中付諸實現,那麼你會進入真正的核心,甚至你的病會不藥而癒。 比如說氣喘病,內心有太多的恐懼及不安,拼命喘其實是想把累積的恐懼咳出去,是肉體上的象徵儀式。兒童的氣喘主要是承受自身的恐懼或吸收了家庭氣氛中的恐懼不安,而塵蟎及灰塵只是最表層的原因罷了。 比如感冒好了,你選擇啟動體內的感冒病毒,或接受別人傳給你的病毒的原因為何?第一,你「相信」感冒會傳染;第二,你想要休息又苦於沒有藉口;第三,你的心累了,想要愛及關心。 比如,所有流行病的發生都是一個「集體聲明」,透過這個聲明將集體群眾在政治上、經濟上或文化上的無力感浮上檯面,讓所有人一起去面對,一同解決。 因此,一個對疾病的全面性觀點才能幫助人類更了解疾病的本質。很多人以為身心靈健康療法太過唯心了,完全忽略了病毒、細菌、飲食及外在環境等具體致病因子。事實剛好相反,我是要幫助病人找到「以心役物」的那個偉大的心靈力量,講求的是心物能量的整體平衡,以矯正大家目前為物所役、為病所制的唯物醫學。 (摘錄自你可以不生病 / 賽斯文化出版) 原文出自: http://drhsublog.blogspot.com/2011/07/blog-post.html Did you like this? Share i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