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may also like
人生在世,總是有互相依存的關係,例如小孩子會依賴母親的照顧一樣,可是當欠缺個人界線,造成過度依賴的關係,便會衍生出小孩無法獨立、母親與丈夫的關係疏離等等的問題,男女關係如是,朋友如是,工作如是。。。 建立健康的個人界線,能夠幫助我們找回個人的力量和成長空間,找回人生真正的滿足和樂趣。 Did you like this? Share it:
我發現使用Young Living精油的好處是, 我只需要每次使用一滴精油, 便已有不錯的效果, 而當我需要它們為我帶來持續護理時, 我會改為每15-30分鐘使用一滴精油, 原來這樣比一次過使用大量精油的效果, 更有持續效果和更慳錢呢~! Did you like this? Share it:
[轉貼] 聖嚴法師教禪坐 – 禪修的功能 由聞慧、思慧、修慧三方面著手, 成為有智慧的菩薩, 如此,不會壓世,也不會戀世,故名為出世; 真能出世,才能入世及化世, 進而成為圓滿的大覺者,便是成佛。 1.菩薩的意義 諸位菩薩,我謹代表本禪寺歡迎諸位來參加我們的華人社會菁英禪修營。 今天課程的重點有兩個:第一是禪坐的方法和概念,第二是禪坐的精神和功能。我們會讓諸位學會打坐的基本方法,也能獲得正確的禪修觀念。至於禪坐的精神及功能,有三個層次:一是自我肯定;二是自我提升,又叫作自我的成長;三是自我的消融,完成自我的消融,就是大徹大悟的人了。 我稱諸位是「菩薩」,諸位一定很不習慣,因為一般人印象中的菩薩,是供在佛龕的偶像,諸位怎麼可能是菩薩呢?其實菩薩的意思是對自己用智慧化解煩惱,對他人用慈悲救濟苦難。有智慧使心中不起煩惱,有慈悲使心中沒有敵人。能夠做到這兩點,就是菩薩。諸位相信自己還不是菩薩,可是來參加禪修營的目的,就是為了學習菩薩精神,培養智慧和慈悲。如何才有智慧?能夠肯定自我,成長自我之後,就能消融自我,能夠消融多少自我?就有多少智慧的功能。如何能有慈悲?能夠消融自我,自然能夠包容他人關懷他人,能夠包容他人關懷他人,就是慈悲的表現。 菩薩的意思,便是用無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,來自利利人。如何自利?是使自己少一些煩惱,多一些智慧。如何利人?讓自己多一些慈悲的心腸,讓別人少一些苦難的困擾。 2.身心的放鬆 今天課程的第一個項目,是教諸位學打坐。打坐的基本要領,是先放鬆身心,才能放下身心。現代人,尤其是生活在美國紐約的人,都是非常緊張,上班趕時間緊張,在公司辦公室緊張,下班開車緊張,回到家裡和先生、太太孩子在一起時,也有可能緊張。假日出去玩樂時也很緊張,趕緊出去,趕緊回來。最近報紙上有一則台灣的消息,說有四、五個人在一家卡拉OK裡又唱又喝又吃,很興奮的玩樂之後,下了樓出電梯時,緊緊張張的爭先恐後,正巧遇上從外面進來了四、五個人,也是緊緊張張的要進電梯,兩隊人馬,便在電梯口發生了衝突,結果新來的一夥人,忿怒地開槍,把另一夥準備離開的人,打死了幾個,打傷了幾個。如果他們在我們東初禪寺或者農禪寺打完坐,走出寺門,一定很輕鬆,即使有人緊緊張張地衝進來,打坐之後出來的人遇到他們,一定會輕輕鬆鬆地說:「阿彌陀佛,對不起,你先請。」 我們想在緊張的環境內求生存,就需要放鬆身心。然而,許多人希望放鬆自己的身心,卻沒有門徑。告訴諸位,學習打坐,就能夠讓我們練習如何放鬆身心。(以下有關練習放鬆和打坐的具體方法從略) 3.打坐的功能 打坐的功能有三項:第一是達到身心平衡,第二是達到精神穩定,第三是達到智慧心及慈悲心的開發。 身心平衡:就是身體平衡和心理平衡,這就是身心健康。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強壯像水牛,心理脆弱像老鼠,就不能說健康。 精神穩定:精神的含義比較難理解,那不是心理,也不是生理,但是跟身心有關,它會產生無形的功能,會從有形的行為表現出來。 智慧及慈悲的開發是什麼?如果有了身心統一,以及自己和宇宙統一的經驗,精神就能統一。如果把精神和身心的執著超越了,就有智慧力及慈悲心開發出來。這裡說的智慧不是知識,也不是學問,而是絕對的決斷力。 […]
覺知成長的第一步, 是要能夠看到自己思想行為的原始動機及情緒, 才能真正如實地面對自己, 進入成長的起點. Did you like this? Share i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