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may also like
非常好的文章. 個人界線的設定, 不僅孩子需要, 成人要做榜樣, 更需要啊~ 能夠有完整的個人界線, 除了可提高個人責任感, 較易成功外, 更有助建立健康的關係, 美滿的人生呀! 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 芭芭拉老師教你怎樣去把握孩子的邊界和界限 本文轉載自杭州華德福博客,是澳大利亞芭芭拉老師的工作坊的翻譯文章。 (因為是現場翻譯的原因,這篇文字信息是高品質的,但是讀起來不是很順暢,感學像是聽一個日本人在說話,不過意思你能明白。非常好的文章,值得分享!) 有兩點: 一,和你的孩子同處當下; 二,但是,作為成年人,請與孩子分離。 華德福分為物質體,生命體,星芒體(情緒體),自我意識體物質體方面的界限(界限大多是滋養觸覺) 1.新生兒,包裹,擁抱,給身體邊界感。這些給予足夠,放下也沒問題。3-4個月,孩子可以獨自睡在自己床上,床要與媽媽床近。抱孩子,但要把他放在自己的床上。有自己的衣服(白天和晚上的不同),澳大利亞一般男孩藍色調,女孩粉色調。白天穿白天的衣服,晚上穿晚上的衣服。 2.母乳喂養後,用勺子餵,然後自己吃飯。9個月大,應該有單獨的椅子,桌子,坐正,自己吃。大人只在需要時幫他,要在他視野範圍內幫,不要從側面突然伸出一筷子。吃飯帶著覺知,慢慢進行。在其視野範圍內,最好正面,有互動的幫,而不是侵犯其邊界。 3. 再長大,要有自己的房間,給孩子自己的衣服,有特定的位置放,孩子的房間有小床,玩具,換尿布的台子,屬於他自己的空間。獨生子女有個屬於自己的天地,而不是生活在大人的世界裡,客廳裡有玩耍的空間。 […]
我們的內在都知道自己真正的人生目的, 可卻很多人都被環境影響著, 被頭腦欺騙著, 沒有覺察到自己的內在, 甚至逃避自己, 然後卻又不斷問 Why I am here? …… 其實, 每天只需要給自己一點私人時間, 好好跟自己相處, 靜心meditation, 回到自己的家(身體), 所有的答案, 都會能夠逐漸打開的~ Did you like this? […]
有人說,能擁有一位知己或伴侶,會靜聽您的故事,忠實的給您勸告,共渡快樂時光,甚至是為您遮風擋雨,便是人生的樂事. 因此,我們一生都努力地尋找這個人,或努力經營這一種關係. 然而,可有想過,這麼的一個伴侶,他不在東/南/西/北,或遠在天邊,其實就一直在你面前...Your Body! 我們的身體,從小到大陪伴著我們,與我們一起成長,知道我們的一切,亦掌握著我們的生命. 無論我們的人生如何,我們的身體都會忠心誠實地陪伴著,他記錄了我們一生所經歷過的,不論好壞. 他是一位安靜的伴侶,儘管您工作過勞,他從不會囉唆你的生活,總會默默地配合,直到承受不了,他才會給您一點提醒,例如小感冒,讓您知道”是時候放下腳步,休息一下了”. 他就像一位超級秘書,記錄著我們一生所經歷的事情,甚至是我們未出生之前,還是精子/卵子的時期,所有祖先遺傳下來的,都一一記錄. 這位人生伴侶,24小時無休,一直為我們服務著. 但我們又是否有好好跟他溝通過呢? 可曾有想過了解一下他呢? 當您生病的時候,是否有坐下來,聽聽他說為何要罷工呢? 您會如何跟您的人生伴侶”身體”生活呢? Did you like this? Share it:
. 不斷被洗腦”要乖才有人疼錫”, 換來的只會是一個不斷抑壓自己, 缺乏自我價值的人生. . Did you like this? Share it: